完善职业学校“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探索
根据《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所提出的展望与要求,职业学校应当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其中“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逐渐得到认同与重视,而在《计划》中也明确指出要“引导不同阶段教育合理分流、协调发展,为学生接受高职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文化素质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统一组织。职业技能测试分值不低于总分值的50%,考试形式以操作考试为主,须充分体现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专业大类统一制定职业适应性测试标准、规定测试方式。支持有条件的省份建立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鼓励高职学校与产教融合型企业联合招生。”
由此可见文化+职业的学习与考核方式才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路线以及育人理念的途径。为响应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以及产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要,我们应当发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当以文化与职业相结合的方式能符合对技术型人才所提出的要求:即在“立德树人”的前提下实现三全育人格局。补足学生短板、激发学生活力、强化学生弱项,在培养过程中做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由此可见,对职业教育而言,无论是文化课程还是职业技术课程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坤教育在遵循学生发展规律、配合职教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探索了一套具有创新性与实践性的学生评价机制。该机制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导、以《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为方向、以《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依据,建立了具有天坤特色的学生成绩考核评定和管理细则。
《指导意见》所要求的“加强实践性教学学时”表明了实践性教学在职业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考核时也必须重视对实践操作的考核。天坤的学生成绩考核灵活设置了课堂理论考试、实验室及操作考试、技能考评、大型作业以及案例分析等多样化考试式,在满足重视学生文化素养与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也提高了实践技能操作在学习与考试中的重要性,迈出了探索“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评方式的第一步。
此外,在考试形式上设置了笔试、口试与实操三种形式,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与考核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考试形式,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平时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考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也采取课堂提问、实际操作、单元测试、课堂作业等方式对学习成果进行考评,并贯彻于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不得集中在期末考试前一周进行变相考试或集中测验。
在命题上,按照课程标准建立考试题库,采取A、B制命题,合理选择考题内容,保证了考试的信度与效度,做到每次评价结果都形成正态分布,通过设置基本题、水平题与提高题等不同层次的题型来区分学生水平。在命题过程中要求相关教师严格保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学生透露考题内容,极大程度保证了考试公平性。
通过了解天坤模式下的学生评价机制可以看出,天坤在办学、教学以及管理上始终保持着高度敏感性,时刻把握市场动态与政策方向,灵活调整天坤管理模式,使天坤永远都能走在职业教育发展前沿,甚至有预见性地提前设置了在未来几年均可适用的职业教育管理模式,争取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意见与经验。
发表回复
想加入讨论吗?免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