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推进中职学生干部分层培养
摘要:中职学生干部是中职学生中的代表,是中职学生中的先行者,他们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他们的一言一行即会对其他学生的素质和品德产生—定的影响,也是学校教育工作推进的强有力的助手,为此需要对他们进行干部队伍的培养。本文在虚心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着提出了如何推进中职学生干部分层培养的途径和设想。
关键词:中职;学生干部;分层培养;
中职学生干部指的是中职学校班级学生干部、学生会、团委会学生干部。
中职学生干部队伍分层培养指的是通过多层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全面的中职学生干部队伍的一个动态的过程。
经过多年的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积累和借鉴学习先进的管理办法,在中职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但同时近年来由于社会上、学校中、中职学生干部自身的因素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些原因,发现造成现在困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中职学生干部队伍入口较差;中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机制不健全;中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中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方法手段滞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干部的培养。所以研究如何推进中职学生干部分层培养的途径就很有必要。
一、中职学生干部的特点
中职学生是一批特点鲜明的群体。他们大部分文化基础较弱,在义务教育阶段受到的关注度不够,造成了他们表现欲望强,个性鲜明,却又缺乏安全感,渴望得到认可和尊重,却往往找不到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同时,他们中的大部分从职校毕业就将走向社会岗位,处在学生和劳动者的结合地带,需要教育者用更大的经历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中职学生干部是中职学生中的优秀的一部分,是一个班级、一个学校各个方面的排头兵。一个优秀的班委、团委干部能够带领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能够快速的带领班级班风、学风的转变,也能够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有利于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和推进,但是他们还是存着一些中职学生的共性。只有充分了解中职学生干部的基础上,发现培养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才能更好的推进中职学生干部的培养。
二、中职学生干部培养的难点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是摆在现实面前的最大的难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全面的提高中职学生干部的执行力,尤其重要的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的能力,是摆在面前的客观问题。
培养优秀的中职学生干部,首先就要找准中职学生干部的缺点,比如:中职学生干部自信心不足,多年的应试教育已经把很多学生的朝气磨灭,这是中职学生的共性;中职学生干部中大多缺乏作为干部的经验,在初中阶段没有担当班级的主要干部的经历,执行力较差;中职学生干部有热情,易冲动,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在面对苦难时逃避多余勇敢的去面对,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中职学生干部培养时间短,任务重,只有两年时间,从一个新手刚刚成为老师的助手的时候,又面临着就业与高考的选择,造成了干部培养容易断层和脱节等困难。
三、中职学生干部分层培养的要点
分层培养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干部的成长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只有在实践中经过考验和磨砺的学生干部,才能在更大更好的平台中体现自己价值和能力。
分层培养,就是在班委、社团干部、团委和学生会干部三者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三维模式,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优秀的班委干部可以参选社团干部和学生会干部,社团干部必须要有班委或者学生会干部经历,而作为学生会主要干部的聘选,必须具备社团主要干部的经历。在平时工作中,严格把控,三级动态管理,只有充分在学生干部中引入竞争机制,才能调动学生热情,形成有战斗力的学生自治团体。
中职学生干部的分层培养,既要关注实绩,更要注重理论引导。在对学生干部培养中,考核是重中之重,只有全面、合理、恰当的考核评价,事实求是的反应学生近期的工作和思想动态,才能得到学生干部的认可和尊重,才能为你所用。在成绩和错误面前,平等对待,及时帮助学生干部走出暂时的心理困扰,引导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勤学苦练,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战斗力。
以身作则,形成中职学生干部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班主任或者中职学生干部的管理者,以身作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的学生思想都成人化,只有自己先做好,才能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只有自己做好榜样和带头作用,当你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时候才能产生共鸣,团队的建设才能为你所用。
四、中职学生干部分层培养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干部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从全体干部抓起,健全考核机制,用制度来管理干部,监督学生干部以身作则,形成学生干部的影响力和增强学生干部的号召力。人都有惰性,只有在建立健全学生干部管理条例和奖励机制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管理学生干部。
2.完善中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梯队体系。从班级干部到社团主要干部,从社团主要干部到学生会主要岗位,从班级主要干部到学生会主要岗位,学生会主要岗位必须有班级或者社团主要干部的经历。增加学生干部的干部工作经历,完整的、有计划的培养,层层推进,用最短的时间,在最激烈的竞争中,选拔出优秀的学生干部。
3.促进中职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班委抓班级常规,社团查社团组织情况,学生会看近期部门工作实效。教师在学生干部的成长过程中,做好理论指导和思想教育,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形成合力,一定要把学生干部的思想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思想教育,是提升学生干部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利用多种形式比如工作总结、自我反思、部门对比来引导学生干部,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才能组建一个强有力的学生干部群体。
4.组织学生干部深入开展实践锻炼等来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开创性的开展各班、各社团、各部门的活动与竞赛。分层学生干部的培养,重点就是分层锻炼和培养。学生干部只有在具体的工作执行中,才能得到锻炼和培养,只有经历过硬仗的学生干部才会是突发事件发生时站出来的人。只有在无数次活动中、实践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干部才是学生干部中的核心,优中选中,才能让整个中职学生干部形成良性循环。
5.制造和把控压力,让中职学生干部学会在压力中学习和思考。中职学生干部最大的缺点之一是抗压力不足,没有过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来支撑他们,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容易气馁。作为一个学生干部的管理者,要设定一定的情景来制造压力,让他们在压力面前学会去适应和思考,寻找成功的感觉。同时,也要严格的把控压力,不能拔苗助长,根据不同的中职学生干部和不同的培养目标,给予相应的帮助和保护,避免中职学生干部在成长的关键时刻遭受承重的打击。
6.找准领导羊,事半功倍。不同的部门需要不一样的中职学生干部,比如:文艺部长不仅需要能歌善舞的干部,还要能组织和教学;体育部长不仅要自身体育技能过硬,还要懂得裁判工作;劳生部长不仅要做事认真,还需要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对于中职学生流失比较严重的问题,在人才培养的时候,就要做好两手准备,即能形成竞争,也能防患于未然。各个部门或班委以部长为主,主席或班长分管部门,作为权利的核心,班主任或者团委老师只需要实时把控整体方向,及时调整即可。
7.严把学生干部选举和换届做好干部的传帮带及收尾工作。作为学生干部分层培养,需要严把学生干部的入口关,提高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关,同时也需要做好学生干部的出口关。不是每个学生干部最终都能走上主要的学生干部岗位,考核要动态全程监控,不能一味的以成败论英雄。作为学生干部的管理,还是以育人为主要目的。所以在学生干部离职的时候,需要综合评价,更多的对学生干部提出表扬和后续建议,收集学生干部培养中的不足,促进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的良性循环发展。
作者简介: 张旭彬(1985),男,四川.宜宾,中学一级教师,教育学学士学位,在职研究生, 主要从事班级管理、班团干部培训等德育方向研究。现任职于天坤国际宜宾县高场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