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大手笔挥写职业教育新篇章,规划面积500亩、投资4.7亿元、可容纳学生12000人的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牵手上海天坤国际不到两年,已由当时县高级职业中学不足千名学生骤增到现在的六千多学子,作为江淮大地职业教育的一匹黑马,其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力,令人为之瞩目,前来考察的各级领导和省内外取经学习的同行络绎不绝。

     近两年省内外诸多职业学校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部分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每年的招生也只有三两百人,县级的中专学校或职教中心更是举步维艰,招生困难成了所有职业学校的通病。就在业内一片哀鸿之际,临泉县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成就了贫困县职业教育成功逆袭的样本:今年暑假开学,4400名学生走进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该学校的招生,在今年全省职校单校招生人数方面遥遥领先,拥有在校生已经超过6000人,在校生总人数也跃居全省中专学校最前列。

     是什么让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中等职业学校实现令人关注的华丽转身?解读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的成功之路,或许能给更多的人带来启迪。

微信图片_20171017171747

    临泉职教的春天来了

     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的前身临泉县高级职业中学,1958年建校,1985年改制为临泉县高级职业中学,2014年被批复为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尽管历史悠久,但招生规模、教学管理、专业发展一直徘徊不前,专业教师严重匮乏,教学管理缺乏时代性,曾是不争的事实。

     “这种低谷的状态,引起了学校领导班子的高度警觉和思考:学校究竟该怎样走下去,如何突出办学特色,如何为全国第一人口大县临泉培养出更多优秀职业人才?在焦虑中我们试图冲出原有的状态,为学校寻找光明的未来。” 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校长郭颖超告诉记者,“恰在这时,新任县领导的到来和对职教前所未有的重视,为学校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微信图片_20171017171810

     2014年1月25日,时任县委副书记、县长候选人邓真晓到临泉上任的第二天,就来到县高级职业中学调研,了解职业教育的在校学生数量、教学环境、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他明确指出:要突破原有的办学模式,紧紧与市场结合,牢固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走出校园,联姻企业,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式,把丰富的人口资源培养成优质人才资源,努力把临泉建成全国知名人力资源强县。

     2015年6月,临泉县委、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让全县每名初中毕业生完成中等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实现让全县每名初中毕业生完成中等教育,不让任何一名初中毕业生直接流向社会的目标。邓真晓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这个意见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解决了职业学校的生源问题。

     “建最好的教学设施,办一流的职业学校。”邓真晓的承诺掷地有声。

     2015年12月29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规划面积500亩、投资4.7亿元、可容纳学生12000人的皖北经济技术学校新校区开工建设。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临泉,财政收入较低,民生投入逐年增加,当年全县的财政收入只有12亿左右,县里却毅然拿出4.7亿办一所职业学校,这需要何等的魄力和勇气!

      从项目建议到资金筹措,从项目规划到具体施工,从工程监理到建设验收,从功能布局到招生准备,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邓真晓同志的心血。

     2017年8月26日,4400多名新生来到皖北经济技术学校新校区报到,在校学生由原来的2000多名暴涨到6500名。

     已经担任县级职业学校校长21年的郭颖超,经历了姜尚故里职业教育20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面对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的蓬勃发展,他由衷地感慨:没有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就没有今天的发展。临泉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

微信图片_20171017172401

     托管激活了一池春水

     皖北经济学校的管理和运营水平如何提高?怎样才能真正把管理搞好,不负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重托?这是大家思考最多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临泉县教育局和学校经过无数次的参观、考察、学习,无数次的思考、研讨、借鉴,无数次的交流、碰撞、吸收,观念在一步步转变,思路在一点点清晰,天坤国际控股集团由此进入视野!实行国有民办公助、政府企业与学校协作办学的新型职业学校的管理方案渐渐浮出水面。

     天坤集团是致力于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全国知名企业,旗下的天坤职教集团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灵活多样的办学途径,是全国知名的职业教育品牌,为全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经过多轮考察、洽谈、协商,2015年8月3日上午,临泉县人民政府与天坤国际控股集团就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委托管理举行签约仪式,天坤国际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王云雷、副县长葛金海在委托管理协议书上签字,这标志着双方合作办学进入实质性阶段。把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建成省内领先、皖北一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基地,成为双方的共同愿景和努力方向。

     根据协议,双方商定在保持“国有资产性质不变、公办教职工身份不变、政府对职业教育正常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县政府将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全权委托天坤集团经营管理。

     天坤集团总裁王云雷表示:集团选择临泉看中了这里的独特优势。县委县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到上海的集团总部考察,特别是邓真晓书记付出了很多心血,县教育主管部门也多次到校区实地考察调研。这说明双方的发展理念发展规划是一致的,县政府投入巨资建设学校也表明了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

     但吃惯了“皇粮”、习惯了“铁饭碗”、享受着四平八稳的日子,一下子来了个企业当婆婆,不少老师表示“不习惯”。

     怎么办?

  因循守旧永远是死水一潭!

 校领导班子毅然决定:分批走出校门到职业教育发达的省份学习,到集团早期托管已经取得成功办学经验的职教学校考察,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来荡涤曾经锈蚀的头脑,用卓有成效的办学成果来增强信心。

     从四川宜宾高县职业技术学校到古蔺职业高级中学,从位于上海的天坤集团总部到公司旗下的各个分公司,一路走来,眼界在打开,胸怀在拓展,信心也在不断增长。

     人们欣喜的看到,在皖北经济技术学校,从学校管理层到班主任,从普通教师到专业教师,从实训部门到后勤保障,企业的管理理念渐渐融入了全体教职工的血液,融入管理的方方面面,学校的活力在激发,教师的激情在迸发,学生的热情在喷发。

     彰显职教成果的一串数字

     郭颖超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力亲为的来抓职教发展,这是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得以蓬勃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政府和学校共同寻找到了更好的管理模式,这是学校发展的保证;全校师生迸发出更多的热情,努力奋斗,这是学校发发展的内生动力。“我很珍惜现在的局面,也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一分懈怠。”

     正如郭校长所言,在深入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了全体师生昂扬的精神状态,他们在教学、培训、校园文化建设、实习就业等方面也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学校在人才专业技能培养质量上不断提高,仅2017年,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三等奖2人,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人,二等奖6人,获奖等级、人数居全市第一。学生参加全省职业能力水平考试参考率、合格率均为100%,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证考试通过率为86%。学校累计选送了273人次的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师资培训和进入企业实践,培养了9名校级专业带头人,20名骨干教师。教师立项市级以上教育科研项目3项,教师公开发表及获奖论文109篇。2016年,张爱侠老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三等奖。据统计,近3年来,该校学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95%以上,2016年为97%,3届毕业生平均月工资逐年提高,分别为4000元、4300元、4500元。

     近两年来,皖北经济技术学校还把技能培训、脱贫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和创业培训始终作为自己的应尽之责,主动把社会培训的重任扛在肩上,把职业教育向乡村延伸,送到千家万户。仅2017年前8个月,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已经培训退役士官培训70人,技能脱贫培训3020人,电子商务培训200人,创业培训300人,短期技能培训1000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750人,企业岗前培训1500人。

     2017年4月18日,中央七套摄制组长时段、全方位现场采访报道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培训部组建电商服务中心免费帮农户卖特产的创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职教扶贫永远在路上

     扶贫工作在国家级贫困县、全国第一人口大县的临泉尤其显得重要。“学校发展了,更应该对扶贫做出贡献。”郭颖超对记者说,“精准扶贫离不开教育扶贫,特别是职业教育,它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更直接和有效。

     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印不仅发了《关于成立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通知》,还选调优秀干部任扶贫办公室主任,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并下拨了专项经费。

     近年来,该校严格落实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2000元,国家减免学费每人每年3000元,国家“雨露计划”扶贫资金按指标每人每年1500元,“一家一”扶贫资金按指标每人每年1000元。

  该校还对学校贫困学生实行有针对性的救助:对建档立卡学生减免全部杂费,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不同等级的奖学金。该校还创新性地通过校企合作办学的方式,为在校贫困生探寻资助之路。目前,通过天坤国际旗下的人资集团,学校为其子公司对口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子公司通过为该专业在校学生提前发工资的方式,对学生予以资助,这种双赢的合作方式,不仅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就学难题,而且提前对接就业,更让学生获益。

     据统计,近三年来,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共为在校贫困学生发放贫困助学金近2300万元,让2000余名贫困学生,5000余名贫困农民直接受益。

     前来考察的领导和省内外同行络绎不绝

     天坤皖北经济学校的异军突起,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职教同行的广泛关注。当地媒体不时报道全国、省、市有关领导及省内外职教同行前来视察、参观学习的消息。

    2016年12月12日,省委副书记信长星视察学校强调:“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混合所有制改革、脱贫攻坚,为推进临泉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2017年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在学校调研指导工作时称赞:“扶贫扶智,让临泉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职教教育,阻断贫困代际相传,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做的准、做的细、做的实。”

     记者从该校网站上看到:仅2017年10月31日到11月9日,学校就先后接待了7批前来调研的有关领导和省内外兄弟学校:

     10月31日下午,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解平、职成处处长朱彤、民办教育处处长张尔桂一行到校调研职业教育;11月1日上午,阜阳市市委副书记卢仕仁到校调研职业教育,县教育局局长柳洪明等陪同考察,当日上午,学校还接待了前来参观的濉溪县职教中心校长董辉一行,当日下午,阜阳市副市长黄珍、市职教局局长连璞一行到校考察;11月3日,省发改委副主任万士其一行到校视察,县长梁永勤,常务副县长刘峰等领导陪同。11月7日上午,江西瑞昌市现代职业中专学校校长胡映良一行四人到校参观、考察。11月9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恒、严以新等一行10人,在省市县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视察、指导工作,在听过邓真晓书记关于全县职教发展的介绍后,对临泉县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职教精准扶贫和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做法予以充分的肯定。

     “皖北经济技术学校超常规发展表明: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引进市场机制、委托天坤集团管理的决定是正确的;不让一个初中学生掉队的工作要求是正确的。”临泉县教育局长、党组书记柳洪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短短两年时间,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从小规模到大发展的生动实践,大大增强了我们做好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决心。”(来源:安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