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牵手诠释PPP新概念,公私合营打造办学新模式

–记天坤国际牵手地方政府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高技能产业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各地也紧紧围绕本地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纷纷出台地方性政策,从资金支持到机制创新,从集团化办学到校企合作,从现代学徒制到订单式培养,全面打响了职业教育攻坚战,职业教育的发展步入快车道。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加之地方财力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导致职业学校,特别是中职学校发展动力不足,软实力难以提升,与社会发展需要尚存很大差距。

      为顺应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态势,满足社会对蓝领人才的大量需求,上海天坤国际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天坤国际)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造性提出“建设蓝领生态产业”的人才经营理念,将蓝领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深度融合,设计出“职业教育投资办学+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互联网”的创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蓝领人才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体系,极大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职业教育投资办学上,天坤国际突破了政府和行业组织对PPP融资概念的理解,将PPP公私合营的根本属性运用到与政府合作办学及学校管理机制的改革之中,使公共资源与企业资源充分整合,政府资本与企业资本互为补充,公办体制与民营机制有效贯通,强调公私合营,双方合力,共同打造符合时代发展的优质教育,满足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自2009年起,天坤国际先后与四川省古蔺县、湖北省京山县、贵州省从江县、四川省宜宾县等地方政府开展PPP公私合营联合办学。2015年8月,天坤国际又与安徽省临泉县政府以PPP模式联手打造临泉县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取得了巨大成就,被业界称为“天坤模式,临泉经验”。

      临泉县地处安徽省西北部,在籍人口230万,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剩余劳力达60多万,每年输出劳力在40万人以上,全县初中毕业生多达2万多人,有近1万多名初中毕业生需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完成学业。但由于当时临泉县职业教育基础条件和办学水平不高,远远满足不了学生求学的实际需要。2015年,临泉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满足群众需求,促进地方经济提速”的重大战略。政府下大力气,多方筹资,投资4.7亿元,规划建设占地500亩,容纳1.2万人的高标准现代化职业学校。为保障和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创办优质教育,经多方考察、调研、论证,临泉县人民政府与上海天坤国际于2015年8月3正式签约,以“PPP(公私合营)”模式将临泉县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全权委托给上海天坤国际教育集团管理和运营,合作期限为20年。签约后,天坤国际和临泉县政府双方合力,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教师积极性空前高涨

      合作办学后,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引入民营管理机制,优化工资结构,改革激励机制,学校以工作效能为核心改“绩效工资”为“绩效奖励”;以目标导向为重点,改“单项奖励”为“目标奖励”;以劳动强度为参考,改固定“岗位津贴”为KPI“量化补助”。通过一系列的机制改革,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

(二)专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专业建设是引领职业学校内涵发展的重点,没有创新型专业就满足不了现代社会和新兴市场的需求。PPP模式合作办学后,该校充分发挥公私合营及民营机制优势,学校灵活自主地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和新增了5个高端专业,并由天坤国际负责就业安置,入学直接签订就业安置协议,大大提升了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学校的办学内涵和品牌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天坤国际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对学校教育教学进行全方位指导,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提高,选择优质企业作为实训基地。临泉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2016年职业高考专科上线率100%,本科上线率达到了15%,在国家、省、市三级技能大赛中均有大奖获得,张爱侠老师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说课大赛获得全国三等奖,技能班学生100%通过天坤国际安置到规模化或500强企业实习和工作,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四)学校规模得到快速发展

        合作办学前,由于学校专业建设、就业质量等因素的制约,学校招生十分困难。与天坤国际以PPP模式合作办学后,在临泉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凭借天坤国际的品牌影响、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就业保障等方面优势,2016秋学期招生近2000人,是合作办学前的7倍。

(五)助力地方精准扶贫,技能培训效果显著

      为全面配合临泉县政府的精准扶贫工作,天坤国际依托自身强大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安置优势,承担了临泉县政府安排的全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安置服务,专门开发了20多门实用性技能课程,组织学校技术骨干教师深入乡镇、村屯进行技能培训,让老百姓掌握一技之长,变劳务工为技术工,并由天坤国际负责安排到优质企业工作,大大提高了转移劳动力的经济收入,改变了贫困家庭面貌。2015年,共计培训剩余劳动力6000多人,为地方经济发展及精准扶贫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么,学校还是原来的学校,校长还是原来的校长,老师还是原来的老师,政府财政标准也没有增加,为什么与天坤国际合作后,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学校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答案只有一个,是PPP公私合营的基本属性和合作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系上,相互平等。双方是PPP公私合营的协议合作关系,而非买卖交易或承租承让关系,关系平等,优势补充,相互支持,相互监督。

2.权利上,各尽其职。临泉县政府与天坤国际以协议和授权形式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临泉政府重在硬实力建设,天坤国际重在软实力提升,双方目标明确,分别履行协议约定的权利与义务,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3.性质上,坚持国有。双方合作坚持三个不变的基本原则,即“学校国有性质不变,教师公办身份不变,政府对学校的财政保障不变”,巩固了学校国有公办的基本属性,明确了政府的基本职能,减轻了企业投资压力,增强了企业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的信心。

4.管理上,管办分离。合作后学校引入民营机制,由天坤国际按协议内容承担办学责任和办学风险,自主管理,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享受民事权利。临泉县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行使监督和管理职能,政府与学校管办分离,学校办学自主权得到充分保障。

5.效益上,合作双赢。双方摒弃零和博弈,共谋发展,各得其利。临泉县政府强调通过引入社会力量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创造社会效益。天坤国际强调蓝领人才培养和供给,通过职业教育投资办学,自主培养蓝领人才,建设蓝领人才蓄水池,促进蓝领人才外包产业发展,为企业创造可持续的人才外包服务效益。

      总之,PPP公私合营办学模式的重点是合营,目的是合力,前提是合心,结果是共赢。实践证明,安徽省临泉县政府与天坤国际开展的PPP公私合营办学模式,为地方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是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的先进模式。希望天坤模式,临泉经验为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